熊碧芳,女,瑤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荔浦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熊碧芳扎根特殊教育24年,開辟“康教結合”辦學新路子,為“折翼天使”筑起了一個溫暖的家,改變了近千名特殊孩子的命運。熊碧芳曾獲全國最美教師、全國特教園丁、廣西優(yōu)秀共產黨員、廣西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廣西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大愛無言 她是特殊孩子的“貼心媽媽”
1999年,荔浦縣教育局為籌備創(chuàng)辦特殊教育學校到桂林民師招老師,選中了剛畢業(yè)的熊碧芳。熊碧芳不顧家人反對,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荔浦,主動承擔起教育教學和生活管理的雙重任務,既當師長又當家長。
受條件限制,荔浦縣特殊教育學校辦學之初只能借用黃寨小學的教室辦班。1擔水桶、15套桌椅、15張床、1塊黑板、1個煤球灶、9名聾生、2名專業(yè)老師、2名生活老師就是當時這所學校的全部。為了讓聾生盡快熟悉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熊碧芳,手拉手地帶著孩子們認識食堂、廁所和宿舍,教他們學習穿衣、穿鞋、穿襪,教他們學手語。除了教學,熊碧芳和鄒沖老師還主動承擔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每天他們都要帶學生到附近的河里洗衣服,帶他們上公共廁所。有孩子生病了,要帶著去醫(yī)院看病,熬藥水給孩子洗澡。
2008年9月,8歲的輕度腦癱患兒小羅被送到學校時,家人在一旁扶著還不能獨立行走的小羅。每天下課,熊碧芳都耐心細致地幫小羅戴好頭盔和護膝護腕,綁好沙袋,攙扶著他到操場一步一步練習走路。從30米、50米,到100米……在熊碧芳的鼓勵和引導下,小羅忍痛嘗試,反復練習。一次,幫助小羅鍛煉時,小羅走得累了,突然撲倒在熊碧芳身上,摟著她的脖子哭了起來,“熊老師,我沒有媽媽了,媽媽嫌棄我不會走路,改嫁到了外地?!薄皼]事,你還有老師呢?!苯涍^大半年的努力,小羅踉蹌著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熊碧芳也流下了欣慰的淚水。為了讓更多學生受益,她提出增設康復訓練課程建議,開辟了“康教結合”辦學新路子。
2015年,學校成為桂林首批“送教上門”試點學校,熊碧芳主動擔任起殘疾程度最重學生的主教,其他老師認為教不會的學生在她的教育下都能學有所獲。如今“送教上門”已覆蓋學生43名,她負責送教的學生中路程最近的十幾公里,最遠的近30公里。
24年來,熊碧芳經常為體弱多病的學生熬藥泡澡、陪學生打點滴到天亮、接送孤兒上下學,在周末或過節(jié)時把沒有家長接的學生帶回家照顧。曾有多位家長感恩道:“校長,您比我們更像孩子的媽媽。”
甘為人梯 她是“折翼天使”的“圓夢導師”
特殊孩子會面對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境,除了社會的偏見,還有來自家庭的壓力。有時看到家長來學校接孩子時滿面愁容的表情,熊碧芳感到身上有種責任,要幫助這些特殊孩子自強自立,具備在社會上獨立生活的能力,避免因為沒有勞動技能,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
2006年6月,熊碧芳外出考察學習,看到當地自閉癥的孩子經過教育培訓,很多人都順利地在庇護工廠就業(yè)。她認識到,盡管其所在學校的硬件條件達不到先進特教機構的水平,但可以學習復制他們的教育理念。
回到荔浦后,熊碧芳開始嘗試進行教學改革,將社會實踐、家庭生活模擬引進校園,每天一個班的學生輪流去食堂學習過秤讀秤、體驗洗菜等勞動。在班上設置模擬小賣部,讓學生在售貨和買商品的過程中,掌握識物、算賬、溝通的技能。
為了讓特殊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她利用周末跑遍縣里大大小小的企業(yè),洽談建立職業(yè)教育實訓基地。課堂教學之余,學校組織學生去超市認識商品,去銀行學存取款,去企業(yè)實習實踐。
有一次去校外實踐時,車還沒停穩(wěn),車上幾名聾生就急著跳下來,差點兒受傷。“你把學生帶出去冒那么大的風險,萬一出什么事情誰擔責?”在嘗試新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有人提出質疑,主管部門又沒有給學校提這些任務要求,管好這些特殊學生的吃喝拉撒和安全,不出問題就行了,何必給自己找事兒。
熊碧芳回應道:“我們做一個事業(yè)也好,推動一項改革也好,如果總想著規(guī)避所有的風險,那肯定是干不成事情的。”
2012年以來,熊碧芳緊貼市場需求,在學校探索開設適合特殊學生的職業(yè)教育課程,并帶領老師開展自治區(qū)職業(yè)教育的課題研究,主持完成自治區(qū)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提升項目和職業(yè)教育課題各一項,相關研究成果在廣西60多所縣級特教學校推廣應用。目前,學校已建成汽車洗護、衣架加工、糕點制作等多個校內外職業(yè)教育實訓基地,為特殊學生融入社會打開了一扇窗。截至目前,荔浦特校已有6名聾生考上大學,80多名學生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圓了上學夢、就業(yè)夢。
24年的從教生涯,熊碧芳先后榮獲多項殊榮。“特殊孩子是跌落在凡塵的‘折翼天使’,他們心中有夢想,渴望被關注。我愿做蠟燭,照亮孩子們的追夢路?!痹趨⒓尤珖鴥?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的熊碧芳特別振奮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