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8cvuk"></td>

    • <sup id="8cvuk"></sup>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清廉學校 清廉家風

        胡達源《弟子箴言》德育思想與胡林翼士人精神的培育

        胡達源(1777-1841),字清甫,號云閣,湖南益陽縣(今屬益陽市赫山區(qū))人。晚清湖湘著名士人,清代中興名臣胡林翼之父,清代翰林學士。胡達源顧嘗竊念生平志向有定,庶幾循序而漸進焉者,既己備承父師之教,獨不思推衍緒余為弟子誨乎?自己編撰家訓《弟子箴言》教育兒子胡林翼:“先宮詹之學由宋五子以上推孔孟之旨,而尤嚴于公私義利之際,始于切近以致遠大。嘗謂為學自蒙養(yǎng)始,故其教人必以朱子小學,近思錄諸書為先,且力踐諸其躬,卓然不惑。及林翼授書,則一一以是為教?!?/span>結(jié)果使兒子胡林翼人格風貌被曾國藩、左宗棠、蔣介石、毛澤東等近世偉人紛紛敬仰。曾國藩嘗言:“少詹君而纂《弟子箴言》十六卷,國藩實嘗受而讀之。自灑掃應(yīng)對以及天地經(jīng)綸百家學術(shù)、靡不畢具。甄錄古人嘉言,衷以己意,辭淺而指深,要攻學者自幼而端其所習,隨其材之大小,董勸漸摩徐底于成而已。侍郎(林翼)開府湖北以來,即以移風易俗為己任,自部曲之長,郡縣之吏及百執(zhí)事,片善微長,不敢自暴而褒許隨之,或有過差,方圖蓋覆,譴亦及之。與其新,不苛其舊;表其獨,不遺其同。卜下兢兢,日有課,月有舉,當世推湖北人才極盛。侍郎則曰,吾先人蔑言中育材之法如此?!?/span>李元度亦嘗言:道光己亥、庚子間,吾師胡宮詹云閣先生主講城南書院,元度幸及其門。……師著有《弟子箴言》十六卷,引經(jīng)證史,薈萃先賢先儒之論,而以己意發(fā)明之。語皆心得,勸戒炯然,有功于人心世教甚巨。元度嘗受讀而深味焉,迄今每飯不忘也。……蓋師之學,其根柢在《弟子箴言》一書,既已踐諸躬型,諸家大昌,于其子、儒者之效,昭然共白矣。而其教澤之暨諸天下后世,尤不可以數(shù)計也。可見胡達源《弟子箴言》一書不僅對胡林翼的人格風貌影響甚巨,對曾國藩、李元度等著名人士的人格風貌亦頗有影響,是一部很好的培養(yǎng)士人精神的德育教材。

        一、理想教育:立志向

        立志向是指立下志愿,樹定志向 。正如儒家經(jīng)典著作《大學》所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知道應(yīng)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胡達源非常重視立志,《弟子箴言》第一卷便是“奮志氣”,并從以下多方面闡釋立志:(1)立志宜早。《弟子箴言》“奮志氣”的開篇便是立志宜早:“人當幼學之時,即具大人之事。孟子曰:‘尚志?!居谌剩淦鋹烹[之心,可以仁育萬物矣。志于義,充其羞惡之心,可以義正萬民矣。我國現(xiàn)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么習慣、語言、態(tài)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一個基礎(chǔ),若基礎(chǔ)打得不穩(wěn)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span>事實正是如此。少年兒童不僅處于身心發(fā)育、知識增長的關(guān)鍵階段,也處于理想醞釀、志向形成的黃金時期。常言說得好,播種在春季,立志在少年。理想和志向是青少年發(fā)展成才的精神推動力,是人生進步的加速器。一個人要有所作為,為社會做出一番貢獻,就必須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宏偉的志向。(2)立志須遠?!兜茏芋鹧浴?/span>“奮志氣”篇再三強調(diào)立志須遠:“學者立志,必要做第一等事,必要做第一等人。程子日:‘言學便以道為志,言人便以圣為志’”;責人之甘為庸愚則怒,教人之學為圣賢則驚。抑思吾人不學圣賢,便是庸愚,不肯受庸愚之名,而甘蹈庸愚之實,何怒之有!若肯學圣賢之道,即便是圣賢之徒,何驚之有”;堯舜君民,伊尹之志也;‘克己復禮’,顏子之學也。周子曰:‘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過則圣,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于令名?!芫葱尴壬眨骸疽烈?,當自一介始;學顏子之所學,當自四勿始?!Yt之士,宜于此實下工夫”;…… 立志的大小關(guān)系到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是否能日日進步以及將來立身處世、事業(yè)成敗的大小等問題。志氣小者容易滿足,沒有進取的精神;。志氣大者難以滿足,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將堅持不懈,終生不移。(3)立志應(yīng)專?!兜茏芋鹧浴?/span>“奮志氣”篇亦強調(diào)立志應(yīng)專:“朱子編輯《小學》,又何以切近如此?只為聰明子弟,不從小學培壅根基,志氣浮蕩,終鮮成就,故步步引人規(guī)矩,使他志定氣凝,后來便是顛撲不破”;定志者,歧志不足以搖之”; ……人的所作所為是千變?nèi)f化,但是,立志卻必須專一,從來就沒有一個人能有兩種志向,既有這個志向,又有那個志向,就不叫志向,簡直可以說是沒有志向。所以人一旦確立了志向,就必須堅定不移,愈堅定,它對人的激勵作用就愈大。如果志向僅隨興而發(fā),不專一,時過志遷,經(jīng)常改變就無法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從而使人的行為也失去一貫性,最終無所成就。4)立志必行。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和志向,還必須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付出行動,必須從具體的一事一物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否則,理想就會變成空想,志向就會落空?!兜茏芋鹧浴贰皧^志氣”篇亦強調(diào)立志必行:“‘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泉之出也,惟其果決必行,故能流而成川;……要其得剛中之道,成發(fā)蒙之功,吃緊則在一“果”字”;《儒行》凡十七條,言自立者二。曰:‘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瓕W者果踐其言,不亦君子儒哉?!?/span>理想不等于現(xiàn)實,要把志向和理想化為現(xiàn)實,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成功是屬于那些有理想抱負,而且有不怕吃苦,不怕挫折,百折不回的強者,沒有一個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那些說得多做得少。誓言多而行動慢者,不可能攀登上理想的高峰。


        二、品德教育:崇謙讓與儆驕惰

        崇謙讓就是崇尚謙虛退讓?!吨芤?/span>·系辭下》說:“謙,德之柄也。”也就是說,謙是道德之心的把持者。謙發(fā)自內(nèi)心,是修養(yǎng)所能達到的較高層次,是高度的自律,言行舉止自然而然符合謙道,無須通過外在的監(jiān)督和制約。與謙相關(guān)聯(lián)的詞語有謙卑、謙恭、謙遜、謙讓、謙和、謙虛等,各表示謙的一個方面,但都不能完全解釋謙的深邃內(nèi)涵??追f達《周易正義》說:“謙為諸行之善,是善之最極”,謙德是君子主體精神和人格的體現(xiàn)。讓,意為謙讓、辭讓,其基本精神是把方便、好處、利益留給別人?!蹲髠鳌ふ压辍吩疲骸白?,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敝腥A民族素以謙讓為美德,孔融讓梨、退避三舍、六尺巷等故事童孺皆知?!兜茏芋鹧浴贰俺缰t讓”篇首先大段轉(zhuǎn)引《荀子》中的儒家圣賢孔子言行:“孔子觀于魯廟,有欹器焉。曰:‘吾聞欹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顧謂弟子挹水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鬃余叭粐@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曰:‘聰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道也?!瘑韬簦」诺塾徐テ髦?,孔子傳持滿之戒,其旨深哉!”通過自然現(xiàn)象引申到個人修養(yǎng)。接著引用經(jīng)典著作《周易》和儒家圣賢程頤的解釋:“《謙·亨》:‘君子有終?!虃髟疲骸衅涞露痪又^之謙,人以謙巽自處,何往而不吉乎?君子志存乎謙巽達理,故樂天而不競。內(nèi)充,故退讓而不矜。安履乎謙,終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顯,此所謂君子有終也。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慕乎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 點明君子要善始善終則必須崇尚謙虛退讓。再接著詳細闡釋“謙者非徒貌言退讓也。此心沖虛,不敢有一毫滿假之處。我才也,不恃才而狂;我能也,不恃能而傲;我富貴也,不恃富貴而驕”。最后以晏嬰、藺相如、信陵君魏無忌、諸葛亮、郭子儀、婁師德、王旦、向敏中等名臣為正面榜樣,以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反面榜樣,生動形象地論述了崇謙讓的重要性。

        儆驕惰就是警戒驕縱怠惰。戒驕縱其實就是崇謙讓;而戒怠惰則是崇尚勤勞。《弟子箴言》儆驕惰”篇首先以經(jīng)典著作《周易》“懼以終始”導入,闡釋“未有懼而驕惰者也”。并自然而然轉(zhuǎn)到“兢兢業(yè)業(yè),君臣交儆。戒其逸欲,保以敬慎。圣賢論治之本也。且以益戒舜、皋陶戒舜、禹戒舜為例,強調(diào)舜,大圣也,而禹、皋、益所戒如此。蓋以人心惟危,圣主不可以瞬息懈其操存,大臣不可以夙夜忘其儆戒,所以嚴怠荒之漸也。圣人且然,況在學者!”其次點明驕惰的表現(xiàn)和危害:“‘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 ……六者原不可廢,而必至于荒,必至于甘且嗜,必至于峻且雕。歷觀往古,大則喪其國,次則喪其家,次則喪其身。所謂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再次指出克治驕惰之法“‘毋不敬,儼若思。 是克治驕惰之法。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長敖則喪德,從欲則敗度,志滿則人離,樂極則生悲。四者皆人情所有而不可過,故約之使合于中也。家大人以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四語作對。且云:《大學》此段,為上文驕泰二字對病之藥。然后強調(diào)驕惰的關(guān)聯(lián):驕者氣盈,而惰慢之氣設(shè)于身體,惰由驕生也。惰者氣歉,而狎侮之情見于辭色,驕由惰生也。二者如循環(huán)然”; 有功于人,便有矜色;有惠于人,便有德色,此是驕態(tài)。矜而不已,必有慢言;德而不已,必有狎志,此是惰容”;……最后以陶侃、呂東萊、程頤、張載等圣賢的儆驕惰言語事例的正面案例和何晏的驕惰反面案例證明儆驕惰的重要性。


        三、行為教育:尚節(jié)儉與戒奢侈

        尚節(jié)儉戒奢侈亦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先秦時期,墨子提出:“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將“儉”字提到個人和國家成敗興亡的層面上;桓范在其名著《政要論·節(jié)欲》中,對此進行了深刻的總結(jié):“歷觀有國有家,其得之也,莫不由于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儉者節(jié)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jié)欲者安?!睂σ粋€國家的統(tǒng)治者來說,一身節(jié)儉,則上行下效,舉國節(jié)儉,如此則國用日足,國力日強;對臣子而言,節(jié)儉則可保證日用充足,避免貪污,是遷官保身的不二法則;對平常百姓而言,節(jié)儉可節(jié)制物欲,積累家財,日漸豐裕,傳之子孫,永世不墮。司馬光為教育兒子司馬康所作的《訓儉示康》,也從“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立言,告誡兒子“儉則寡欲”,“可以直道而行”;“侈則多欲”、“貪慕富貴”,則會“枉道速禍’。所以“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械抡呓杂蓛€來。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背迍t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身喪家;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笔山鹪凇秱骷覍殹分懈菑摹梆B(yǎng)德”、“養(yǎng)壽”、“養(yǎng)神”、“養(yǎng)心”四個方面歸納了“儉”對自我修養(yǎng)方面的作用,可謂精練而深刻,他說:“儉有四益:凡貪淫之過未有不生于奢侈者,儉則不貪不淫,是儉可養(yǎng)德也;人之愛用自有劑量,省音淡泊有長久之理,是儉可養(yǎng)壽也;醉濃飽鮮,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儉可養(yǎng)神也;奢者妄取茍求,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是儉又可養(yǎng)心也?!?/span>

        《弟子箴言》尚節(jié)儉”篇首先闡釋節(jié)儉之義:無過不及之謂節(jié)。儉與奢反,有收斂簡約之意,非吝嗇之謂也。”其次點明節(jié)儉的重要性:節(jié)儉者,持盈保泰之要也。國之富,其初未有不儉者,驕泰已甚,而國不可支矣;家之富,其初未有不儉者,奢侈已甚,而家不可保矣。惟君子豫防于驕泰,未發(fā)之先,杜塞其奢侈。將萌之漸,大處固嚴,即纖小處亦謹,顯處固嚴,即隱微處亦謹。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禮以救儉,儉以救奢,此君子維持風俗之道也。一鄉(xiāng)一家之中,觀感尤切,全賴有人補救,庶可力挽頹風。食之以時,用之以禮,此節(jié)儉之大端也。古者魚不滿尺,人不得食。果實未熟,不得采取,限一字,便有多少生意,而物力充矣。冠、婚、喪、祭,人有常制,賓客飲食,物有常品。限一字,便有一定章程,而財用裕矣。”再次指出具體可行的節(jié)儉行為:“節(jié)儉之事,在識大體,去繁文,審時勢。冠、昏、喪、祭,禮之所在。贈遺賑恤,義之所宜,此大體也,不可吝也;宮室車馬,厭常而喜新,衣服簪珥,踵事而增麗,此繁文也,不可為也;稱家之有無,則財不絀,權(quán)歲之豐歉,則用有馀,此時勢也,不可忽也”;“鄉(xiāng)里富家,不應(yīng)有官樣器具;士庶本分,不應(yīng)有官樣衣冠”;……最后列舉徐邈、周敦頤、李沆、王旦、王曾、范仲淹、歐陽修、張知白等圣賢的言行事例為正面案例,證明尚節(jié)儉的重要性。

        《弟子箴言》戒奢侈”篇首先以經(jīng)典著作《周易》的《序卦》演繹出蓋天地之道,盈虛消息,惟其時而已矣。未有日中而不昃,月盈而不食者。君子處此,宜兢兢保守,不至于過盛,則可不至于傾壞。日未嘗中,故能不昃。月未嘗盈,故能不食。人未嘗奢侈,故能嘗豐。引申出奢侈的具體特點:有泰然夸大之心,有馀者矜其勢耀,不足者強為張皇,故凡事從其大者為奢。有囂然侈肆之意,宜簡者變本加飾,己豐者踵事而增,故凡事從其多者為侈。位過其德,祿過其才,任過其力,言過其行,此奢侈之大也”。其次指出奢侈的具體行為:不貴異物賤用物”;“名分”;“先進后進”;…… 再次指出奢侈的具體行為:絲竹陶寫性情,大雅所不廢。而或按譜調(diào)笙,審音度曲。操其藝者,既妨職業(yè)之常。恒舞于宮,酣歌于室,蕩其心者,又開淫佚之竇。究觀流弊,可為悚然”; 蒱博,戲具也。其未得時,奢望侈心,攫財如餓虎。其既得時,奢情侈態(tài),揮金如泥沙。恣意怠荒,徒為此豪舉。以敗行檢,以喪身家,正復何益”;聲伎游宴,此中浪費,伊于胡底?而能淡然無所好,如呂正獻公者,不惟省費,兼以養(yǎng)心,可謂卓然自立者矣。……然后點明奢侈必然導致折福、招尤、、喪身破家、敗俗等惡果。最后以梁冀、元載、嚴世蕃反面案例證明戒奢侈的重要性。


        四、倫理教育:篤倫紀與睦族鄰

        篤倫紀指的是忠實倫常綱紀。因為古代中國經(jīng)濟基礎(chǔ)一直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所以與這種生產(chǎn)方式相聯(lián)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數(shù)千年中國社會結(jié)構(gòu)之中,并因此由家族結(jié)構(gòu)延伸擴大至國家結(jié)構(gòu)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人有恒言,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也因此家庭倫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特殊重要性:以孝治天下成為中國歷代王朝的治國綱領(lǐng)?!兜茏芋鹧浴?/span>篤倫紀”篇首先點明五倫以孝為先:“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其次強調(diào)五倫中孝(悌)是中國倫理道德之根本的特殊重要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愛及于物,所謂親親仁民也。弟子一章,曰謹信,曰親愛,而以孝弟為先。即子夏文學之科,必從賢親君友上切實用功。倫紀既修,萬事舉矣。倫紀有乖,百行隳矣。”再次指出孝要注意細節(jié):“事親者色難”;“孝莫大于守身,守身莫要于敬事”;“菽水承歡,不必三牲之奉養(yǎng);椎牛致祭,不如雞黍之親嘗。故孝子愛日’”;……然后列舉王祥王覽兄弟、薛包、牛宏、李、王旦等正面案例;最后從孝延伸到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睦族鄰指的是良好的鄰里關(guān)系。鄰居間的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能為我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一個家庭同左鄰右舍的關(guān)系,實際上是個人、家庭與社會之間關(guān)系的縮影。良好的鄰里關(guān)系不僅為家庭創(chuàng)造了和諧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且鄰里間還會互相影響、教育和感化,有利于營造溫馨、穩(wěn)定的社會人際關(guān)系。《弟子箴言》睦族鄰”篇首先點明六行中四行屬于睦族鄰“‘孝、友、睦、姻、任、恤謂之六行,善于父母為孝,善于兄弟為友,而睦、姻、任、恤,則統(tǒng)于族鄰而言之也。”其次強調(diào)睦族鄰的重要性:“‘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赒。五州為鄉(xiāng),使之相賓。居雖異而輯睦若一家,人雖眾而和合若一心。司徒教之,則相為仁讓焉。司馬用之,則相為憂患焉。此周公建太平之基也。比、閭、族、黨之法,雖已不行,而所謂相保、相受、相葬、相救、相赒、相賓者,要須識得此意。九族睦,則根本不搖,積而至于萬族,天下之勢于以固焉。四鄰睦則比戶可封,積而至于萬鄰,天下之眾于以萃焉。此中聚散離合之故,全賴此一字以聯(lián)之。”再次指出睦族鄰的注意事項:合族之人,雖在疏遠,飲食贍之,教誨成之,祖宗之心也。同里之人,即屬卑賤,禮意接之,恩惠周之,父老之愿也”:“因小忿而致大嫌,口角不已,遂成爭訟,皆由不知反己,專在責人。試轉(zhuǎn)一念,見得自己的見識小,客氣多,便覺冰消雪釋,了無一事矣”;“ 鄉(xiāng)里之人心,皆屬善良,即有愚而無知者,出言或有差錯,行事或有乖謬,實出于無知,非由于有意。以理諭之,以情通之,明白開導,必將曉然不復錯矣”;……總結(jié)出左鄰右舍家境不同,各人的脾氣性格又各異,興趣愛好也不一樣,這就需要相互尊重、關(guān)心和諒解。因此,鄰里之間都要遵循互諒互讓、互敬互信、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道德規(guī)范。一家有難、家家關(guān)心,左鄰右舍,朝夕相處,休戚與共,也自然格外親切,這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必需,也是維系一個社會良好風尚的需要。

        士人是中國古代文人知識分子的統(tǒng)稱,他們學習知識,傳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學術(shù)上循道周旋于道與王之間。他們是國家政治的參與者,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傳承者。士人精神的人格風貌;胡達源《弟子箴言》是古代家訓中培育士人理想行為準則的集大成,并在晚清這一個中國數(shù)千年罕見的大變局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學術(shù)界至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過由于歷史的局限性, 我們應(yīng)該辯證地看待胡達源《弟子箴言》中這些理想的士人行為準則中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的追求和行之有效的客觀的行為準則,我們要學會借鑒和學習。我們要把其中優(yōu)秀的理想行為準則付諸于實踐,把理想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對于我們的公民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shè)、以及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相關(guān)鏈接
        市級網(wǎng)站
        合作伙伴(學校、企業(yè))
        久久精品免费毛片草,日本人妻播放一区,午夜免费在线视频日韩欧美福利,人妻系列日韩心得 国产精品交换视频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td id="8cvuk"></td>

          • <sup id="8cvuk"></sup>